8月14日下午,北京市教委举行2020年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昨日,北京市下发了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议一组三个文件,明确要“坚持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相对于社会面,学校防疫坚持更高标准,把落实校园防控的关键措施当成为日常的行为习惯”。
上周日,北京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已经发布: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院校)的开学时间具体安排是:小学一年级、初一、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8月29日开学;8月29日-31日,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年级进行3天入学教育;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年级9月1日开学;小学二、三、四年级9月7日开学。各类型幼儿园大班、中班9月8日开园,各类型幼儿园小班9月11日开园。
李奕解释,按照先中学、后小学,先起始年级、毕业年级,后其他年级的顺序梯次开学。主要考虑:一是各学段起始年级先开学,有利于迅速组建新集体,建立有效畅通的家校联系,稳固各项健康监测和防疫防控措施,同时完成新生入学教育,熟悉校园环境,重点加强防疫教育、安全教育;二是初三、高三年级面临毕业备考,高二年级涉及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首批开学,有利于做好衔接过渡,复习诊断,缓解师生家长焦虑;三是开学后,中小学整体运行约3周,可利用国庆节中秋长假进行调整完善。
幼儿园分两批开园 大班、中班9月8日开园
中小学开学之后,全市幼儿园将分两批开园:各类型幼儿园大班、中班9月8日开园,各类型幼儿园小班9月11日开园。
开学后,幼儿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李奕说,要严格执行入园身份识别和非幼儿园师生员工入园登记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园。
各班级错峰、错时入园和离园,防止人员聚集。对教职员工和幼儿活动范围及规模进行必要限制,以班级为单位在最小单元群体之间在安排活动、游戏、吃饭、午睡等一日生活环节的,尽量避免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叉碰面,同时教师要相对固定,减少在不同单元群体之间流动重叠,尽量减少人员交叉流动。
另外,幼儿园恢复正常保教活动安排,不开展跨年级、班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安排,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
开学后校园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开学后,北京市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而非绝对式的封闭。李奕说,主要是通过实行错时上下学、划定1米等候线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
同时,学校实行单元式管理措施,对师生员工活动范围及规模进行必要限制,尽量减少人员交叉流动,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元开展群体性活动,各单元间尽量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清楚。
另外,要做好开学期间教学管理。认真梳理、总结线上教学、返校复课等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做法,提高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要安排好开学后的课程教学和学习计划,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新学期,北京市仍将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育供给探索,努力提高供给效率、优化学习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体育课也被单独提出。开学后,各校会积极稳妥设计和安排好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创新形式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家校协同营造良好体育学习环境。
高校明日起可分批错峰开学
自8月15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结合小学期安排,可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和新生报到。
李奕说,这个总体安排是立足在京高校特点,在充分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作出的决策。主要考虑:
一是外部防控形势虽然进一步趋稳向好,但境外疫情大流行继续加速,国内个别地区疫情有所反弹,仍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高校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必须把抓好防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校园防控条件达标是底线要求。
二是有关公共卫生专家研判,疫情走势到了秋冬季节可能会收紧,要准备应对今秋明冬可能来临的第二波疫情,高校秋季学期开学整体上应立足于早,从而赢得主动。
三是秋季学期开学返校的老生,绝大多数已经阔别校园8个多月,尽早启动开学工作,有利于缓解学生及家长的焦虑,有利于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学习生活管理规定。
四是北京高校类型层次多样,京外生源比例较大,各校招生工作节奏差异大。因此拉长学生返校报到的战线和时间,既能够确保开学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又能够分散进京人流,避免形成进京返校短时间内的大人流。
市教育两委也对各高校每日返京学生人数做了详细的统计规划,在前期健康监测、接站、入校安排等环节做了充分准备。
大中小学学生入校园需戴口罩
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不接触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
李奕说,市教育部门已会同卫健委、疾控部门制定完善三级应急响应级别下,各学段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开学条件评估要点,科学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做好校园防疫工作。
同时,北京市要落实全员健康、出勤、跨省移动等台帐制度。加强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出京返京情况监测,落实“晨午晚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缺勤人员要及时追访上报。加强后勤物业员工关心关爱与健康防护,注重对相关企业配餐送餐人员监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
高校入校、进楼都需体温检测,合理设快递收发集散点
高校将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进入校园必须进行身份核验登记和体温检测。
李奕说,要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和闭环管理。综合采用快速测温预警的技防手段和“楼自为战”“单元管理”的管理办法,实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筛查、师生员工校园生活轨迹全程可追溯。学生进入校园的任何楼宇都应该检测体温、实现扫码记录,同时相对固定的划分学习、生活、工作的区域范围,这也是做到精准筛查和追溯的基础。
充分考虑在校师生快递日常量和高峰量的情况,合理设定快递收发集散点,控制各快递集散点人员聚集的数量,在满足广大师生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的前提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各高校还要依据学生返校、报到工作整体安排,及时调整和公布新学期课程计划,合理确定开学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地点、授课内容。制定科研工作方案,组织导师做好“一对一”科研辅导。
物资准备方面,要在市级防疫物资调配的基础上,多方筹措保障学校各项防疫物资供应,重点做好体温检测、校园防疫消毒以及日常工作所需防护用品储备。校园还要做好环境消杀,尤其是食堂、浴室等重点场所日常性消杀工作,宿舍、教室要开窗通风,空调、供水设施、饮用水设施要清洁消毒。
高校学生返校核酸检测费用由学校承担
北京要求高校学生返校要有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检测费用谁来承担?在北京市教委举行的2020年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秋季开学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寇红江明确,费用由学校支付。
另外,通过目前摸底情况,全市每日高校返校人数相对平稳,学生购买返京车票没有遇到太大问题。寇红江说,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学校寻求帮助。
“非必要不出校”,高校学生确需外出可提申请
自8月15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和新生报到。各高校具体开学返校时间及工作方案,由学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报北京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主管部门统筹审核后实施。
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寇红江说,倡导“非必要不出校”,但对于确实需要的,可以申请出校,学校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简化学生出校申请审批程序,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绝不是‘一关了之,一关到底’。”
对于高校家属区,要严格落实社区防控的各项要求。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学习生活区的物理隔离。对于教职员工,要求从事公共服务的后勤人员原则上在校园内集中住宿。在校外住宿的教职员工坚持“两点一线”上下班,每日进入校园要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
对于部分特殊情况不住校的学生,学校要将他们纳入校园防控体系,建立工作台账。
高风险地区师生暂不返校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魏旭斌说:
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中风险地区师生员工,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魏旭斌说,市教委还将加强空中课堂的建设,制定了教育教学的应急预案,目前方案正在报送过程中。“9月开学后,各年级课程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衔接,确保暂时不能来校的学生与在校学生的进度一样。”